陆河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2012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
  • 2012-05-08 11:25
  • 来源: 陆河县信息中心
  • 发布机构:
  • 【字体: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2年3月29日在陆河县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次会议上

 

县长 林少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1年工作回顾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是我县经济建设取得新进展,生态建设取得新成绩,社会民生取得新进步的一年。一年来,在上级党政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县”总目标,全力抓发展、打基础、促稳定、保民生,保持了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十二五”的良好开局。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一、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

    主要指标较快增长。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8.2亿元,比增12.8%。工业经济不断加强,完成工业总产值15.2亿元,比增20.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4亿元,比增29%。外贸出口总额1802万美元,比增58%。完成农业总产值14亿元,比增6.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96元,比增16.9%。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6亿元,比增35.2%。

    财税收入快速增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2亿元大关,超额完成年度任务,财政综合增长率在全省排名第五,全市排名第一。税收收入增幅达到37.5%,税费比进一步优化,税收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全县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29.6亿元,比年初增长14.1%。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1亿元,比增17.3%。

    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全面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削减化学需氧量668吨,完成市下达任务,万元GDP能耗下降3.436%。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21.6:28.7:49.7,二三产业占GDP比重进一步提升,实现了经济总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的整体提升。

    二、产业调整呈现新态势

    现代农业优势凸现。继续推进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县建设,建成科技示范基地10个。品牌农业发展加快,获省名牌农产品4个、获市“名优”“金牌”农产品5个。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卓有成效,屠宰动物检疫率、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发放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直补等补贴968万元。

    新型工业扩量提质。落实“从宽待商”各项措施,共签订招商引资意向、协议、合同项目9个,实际利用外资603万美元,同比增长37.7%。外贸企业全部完成由来料加工转型升级为进料加工和一般贸易。工业质量不断提升,恒锋棉纺、南方铸造、铨镒铸造、祥盛、伟能、麦卡等企业通过增资扩产,提高产能,增强了竞争力,工业经济呈现企稳回升的良好态势。

    第三产业加速发展。旅游景区景点建设力度加大,建成激石溪革命根据地先烈纪念园和梅园“香雪谷”新景区、景点,御水湾温泉度假村正式营业。全年旅游接待25万多人次,比增35%。旅游收入7200万元,比增38%。房地产业快速成长,完成吉康华苑康富楼建设工程,吉康华苑二期、中心城商住小区、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房地产项目正在建设。物流、休闲、餐饮、保险等服务业保持较快发展。

    三、生态建设凸现新亮点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实施“万村绿”示范点建设,完成造林面积3万亩。加大林地和生态环境管护力度,查处破坏森林案件134宗。加强土地执法检查工作,取缔非法开采稀土矿专项整治行动成效明显。建立了广东陆河榕江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加快宜居城镇(村庄)创建工作。岳溪生态公园入口广场、县城垃圾中转站、河田粮所“三旧改造”项目正在建设。完成县城改河路、河东段、教育园区和螺河西岸路灯安装工程。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和省治污保洁专项资金,启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填埋场项目建设。名镇名村建设项目五年规划工作全面完成,螺溪镇太平围村等3个村实施名村建设,河口镇剑门村等5个村实施示范村建设。螺溪镇被评为全省宜居示范镇,丰山村、高塘村被评为全省宜居示范村庄。创建了2个省级生态村。完成20个省级试点村庄整治规划。在全市宜居城乡建设考核中排名第二。

    四、发展条件得到新改善

    农业农村基础建设成效显著。投入农田水利项目建设资金7000多万元,完成农田水利省级议案项目1宗,实施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项目3宗。全县15个坡地园地开垦补充耕地项目通过省的验收,新增耕地1.54万亩。完成山塘水库除险加固工程14宗,加固堤围和清淤主干渠道55 宗32.1公里。水东河综合整治工程顺利推进。我县被确定为23个省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示范县之一, 22个建设项目正在实施,工程总投资4827万元,其中中央和省财政奖补1200万元。

    交通路网日趋完善。全年投入资金4700多万元,完成70公里农村公路水泥路面铺设工程,新建桥梁11座。完成县城人民路 2.5公里沥青罩面工程,规划建设吉昌路,打通了改河路,进一步完善了城乡交通公路网络建设。完成潮惠高速公路陆河段勘察设计、地质勘探等各项前期工作,并作为全市重点建设项目举行了开工仪式。

    能源信息建设取得新发展。新开工建设小水电站5宗,装机1830千瓦。总投资4.7亿元、装机5万千瓦的河口风电场项目获得了省发改委批准“路条”,前期工作正有序开展。完成电网建设和改造投资1.08亿元。新建农村信息“直通车”服务点40个,组建了70人的“广东省农村科技特派员”和“农村信息直通车信息员”队伍。

    五、各项改革取得新进展

    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不断增强县域发展活力。行政审批体制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文化体制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顺利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不断深入,率先在全市完成基层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各项工作。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等各项财政改革继续深化,公共财政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体系进一步完善。山区县农村综合改革方案通过省政府审批。金融体制改革有序开展,农信社产权改革成效显著。

    六、社会事业实现新发展

    社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一岗双责”,着力加强重点领域的隐患排查和安全监管。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体制,全县无重特大事故发生。强化食品药品监管,公共安全保障水平明显提高。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社会大局持续稳定,未发生越级进京上访和群体性恶性事件,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提前完成全县127个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走在全市最前列。

    教育文化事业亮点纷呈。顺利通过省、市对县党政领导干部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和省专家组的督导验收。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86.3%,居全市前列。南万镇在全市率先申报“教育强镇”。陆河中学、外国语学校被列入创建全市名校学校。文化强县工作扎实推进,基层文体阵地不断巩固,农家书屋覆盖率达100%。河口时雍楼等5个文物点被批准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陆河擂茶制作技艺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计生殡改工作扎实推进。深入开展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积极推进“创省优升一类”活动,落实层级动态管理责任,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顺利通过省、市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考核。认真开展殡葬改革专项整治行动,镇级公墓山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墓园入葬率不断提高。顺利通过省、市对我县“十一五”期间殡葬管理考核验收,完成了《陆河县殡葬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

    医疗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建设、医疗设备、技术人才配套建设得到加强,镇级卫生院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得到有效防控,儿童预防接种工作通过省组织的检查,考核成绩排名全市第一。新农合参合率达100%。

    其它各项事业建设取得新进步。《陆河县志》通过市地方志书审查委员会终审。人防工作实现了防空地下室建设“零”的突破。实现省级双拥模范县“两连冠”。圆满完成国防动员和冬季征兵任务。实施人才强县战略,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取得新成果。监察、审计、统计、法制、人事、统战、民族宗教、质监、邮政通讯、外事侨务、防震减灾、广播电视、台务、港澳、档案、妇女儿童、残联、老龄等工作取得新进步。

    七、民生建设取得新成果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被市政府授予“劳动力转移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征缴率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三项考核指标名列全市第一。全力推进新农保工作,被省政府授予“新农保试点工作全覆盖达标单位”称号。医疗保险顺利实现市级统筹,在全市率先实现基金收缴和结算。全面提高低保对象补差和五保供养、孤儿生活费标准。全面落实优抚安置政策,重点优抚对象100%纳入城镇居民、新农合等医疗保障体系。

    全力推进扶贫开发。全年共投入帮扶资金12735万元,落实帮扶项目3640个,创办了46个农业生产基地,完成985户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任务,通过了省组织的检查。全县32个贫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全部达到3万元以上,贫困村97.8%的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2500元以上,如期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工作目标。

    办好民生实事工程。认真实施“从优惠民”工程,重点解决了农村交通、饮水安全、危房改造、城镇低收入居民保障房建设、就业等问题。460套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全部按上级要求开工建设。干部职工住房公积金制度全面实施。积极发展社会福利事业,成立“陆河县慈善会”,完成县社会福利院主体工程建设。建立健全救灾体系,完成救灾储备仓库主体工程建设。

    八、自身建设迈上新台阶

    依法行政进一步增强。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县政协的民主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坚持向县人大报告、向县政协通报工作制度。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100%得到回复。全面落实依法治县方针,把依法行政贯穿到政府工作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

    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大力推进电子政务系统建设,首批25个部门共131个审批事项纳入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全年受理业务840件,办结率100%。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拓展优化公开渠道,主动公开各类信息1036条,录播《政风行风热线》节目23期,群众来电现场解答率98.8%。

    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强化制度约束机制,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大对重点项目和重要工作的督查督办力度,查处了一批违法违纪案件。各级机关和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不断增强,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是在上级党政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人民共克时艰、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职工,向驻我县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我县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以及外地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经济基础薄弱,经济总量小;工业化水平和产业集聚度低;农业特色产业规模不大,产业化程度不高,农民增收难度较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繁重,城镇建设相对滞后,城镇综合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地方税源不足,收支矛盾突出;政府工作还有不少薄弱环节,政府职能转变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12年工作安排

 

    2012年是深入推进“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我们将迎来党的十八大和省委第十一次党代会的召开,做好今年的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县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成为“生态发展保障区、绿色崛起新山城”和“一县两园四特色,绿色崛起新陆河”的新定位,紧紧围绕“绿色崛起,出色生活”这一核心和主线,坚持“三乐三从一坚定”、“四保四治八不乱”的总体思路,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科学发展,推动绿色崛起,建设幸福陆河,开创我县生态文明发展新局面。

    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为: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6%,农业总产值增长6%,工业总产值增长2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3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外贸出口总额增长17%,外商直接投资增长65.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02‰以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十方面工作:

    一、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做好产业发展规划。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充分发挥“中国青梅之乡”和“中国建筑装饰之乡”两个国家级品牌的带动作用,发挥其聚集效应,着重规划好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型、绿色生态循环型等新兴产业发展。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把培育新兴产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力度扶持现代服务业、现代旅游业、食品和农副产品深加工等新兴产业集群,发展配套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大力抓好工业园区建设。抓紧做好新河工业园区规划、可研、环评和土地报批等相关手续,着力解决园区遗留问题,把该园区申报为省级产业转移园区,争取今年内获批。继续完善城南、城东工业园区配套设施建设。利用园区效应,引进和发展先进制造业,力促高新技术产业进园。

    壮大工业经济实力。依托工业园区载体,坚持走生态型工业发展道路。加快纺织、铸造、人造板、水电、电子元件制造等企业转型升级,提高效率,壮大规模。突出抓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至年底达到16家以上。尽快促成首创、重信灵芝、宏伟幼童玩具、恒润实业、彭华等12家企业增资扩产、提高产能;尽快开工建设帝玛五金、科顺木业、嘉冠木业等6个项目,并形成产能。

    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巩固发展青梅、木瓜、灵芝、茶叶、樱花、油茶、木薯等特色农业基地建设。落实和完善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扶持政策,培育、壮大省级、市级龙头企业。认真贯彻落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实施品牌战略,鼓励企业创名牌,争取新增省名牌产品 5个、市“金牌”“名优”农产品6个,积极向上争取申报生宝木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发展一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擦亮我县特色农产品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着力打造“花泉林歌,悠然陆河”旅游品牌,突出抓好旅游景区景点建设。做好“三花”文章,创建梅花、樱花、茶花三个万亩基地,打造“四季花海”景观。完善东坑万亩梅园景点、路道建设,擦亮“中国青梅之乡”品牌。加快创建5万亩樱花种植基地。进一步整合西部螺溪、南万、上护和新田激石溪一带的优质生态资源,打造西部的“绿色长廊”,凸显“一年四季花不败,春夏秋冬水长流”的客俗桃源形象。充分利用好上护、水唇、河田丰富的温泉资源,打造泉色旅游。充分挖掘红色文化底蕴,打造红色文化旅游。加大观天嶂、广福寺等旅游景区景点建设力度。加快泰安宾馆等县城星级酒店建设,提高旅游接待服务水平。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完成中心城商住小区、吉康华苑二期、螺河三号地、新田富新小区等房地产项目建设,加快碧桂园等大型房企引进工作。

    二、着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强化项目机制建设。突出把项目建设作为全县各项工作的核心和灵魂来抓,在项目谋划、落地、推进建设、监督检查上下功夫,确保取得实效。今年全县安排项目建设64宗,投资总额87.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7.5亿元,涉及能源、交通、城市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民生保障等领域。继续落实县领导挂钩重点项目建设责任制和责任单位负责制以及项目推进协调、联席会议、进展月报、责任追究和工作激励等五大机制,以更新的思路谋划项目工作,以更大的力度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切实加强交通体系建设。积极做好潮惠高速陆河段建设的各项工作,特别要协调做好互通口、服务区和管理中心等配套工程建设工作。上马建设激石溪通紫金过境公路建设,做好岳溪环山公路的勘察、设计、工程招投标、资金筹措等工作。完成X004线各安至葵头嶂、X092线东坑至普宁公路危险路段的改造及安保工程。建设新农村公路30公里。

    加快能源及信息体系建设。发展清洁能源,加快太阳能、三江口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前期筹备工作,尽快启动装机5万千瓦的峨嵋嶂风电项目建设,抓好7宗新(改、续)建小水电站项目建设。加快老变电站改造增容及电网改造步伐,推进110千伏水唇变电站建设,确保发电供电安全可靠、优质高效。继续推进“直通车”和“金科”信息工程,加快电子政务、电子信息平台等服务网络建设,形成较完善的科技信息服务体系。

    三、着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

    优化招商环境。继续落实“从宽待商”各项优惠措施,在优化服务上下功夫,建立重点企业保护与服务制度,建立健全招商引资奖惩机制,营造开明开放的思想环境、高效运转的体制环境、维权护商的服务环境、安宁宽松的社会环境和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

    创新招商方式。充分利用新河、城南、城东工业园载体和生态资源优势,以生态牌、资源牌、宜居牌进行招商引资,引导外资投向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生态环保等领域,逐步从政策招商转向产业招商、品牌招商、园区招商,做大招商引资增量。

    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民资民力丰厚优势,积极拓宽投资渠道和范围,鼓励和吸引更多外出企业家回乡投资创业,力争直接利用外资达1000万美元以上。大力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创造条件鼓励企业上市。通过增资扩产、科技创新、重组公司等措施,重点扶持小水电、农产品深加工、铸造、电子元件、人造板等民营企业的发展,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企业,今年内实现亿元产值企业5个以上。

    扩大外贸出口。加快转变外贸出口发展方式,推动加工贸易企业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档次、附加值和竞争力,积极培育和壮大出口主体,增强外贸出口实力和发展后劲,争取外贸出口额达2100万美元以上。

    四、着力推进绿色生态环境建设

    加强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巩固和发展林业生态县建设成果,大力实施碳汇造林项目,提高生态公益林的生态等级,加快水源涵养林、绿道网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完成造林面积3万亩,提高森林覆盖率和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做好潮惠高速公路两旁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加大环境监测和执法能力建设,加强对重点流域、重点区域以及工业污染源的治理和监控。切实加强对红锥林、花鳗鲡等自然保护区、火山峰森林公园、风景区、水源保护区等生态功能区的保护。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加大低碳经济宣传力度,倡导公众绿色、低碳消费,支持发展低碳经济。提高项目落户环保门槛,严格控制、强制淘汰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促进产业低碳化、建筑绿色化、主要污染物减量化,万元GDP能耗完成市下达指标。全县生态与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优于二级标准天气达标率在95%以上。

    强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加大土地执法力度,维护土地利用和管理秩序。加大土地资源整理和复垦力度,加强基本农田建设,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严格节约用地制度,大力整治非法私自买卖土地行为。加大土地储备力度,以处置闲置土地为重点,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加强水源、矿产等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严厉打击毁林、毁田违规建房、造坟、非法开采稀土和高岭土等矿产行为,清理关闭小砖窑厂。推进工业、农业及生活领域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五、着力推进宜居城乡建设

    加快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抓紧组织修编县城总体规划和河口、螺溪等中心镇的城镇规划,抓紧着手对北环路、环东路两边、螺河两边、河东河周边、陆河大道中心轴及其延伸段等重点区位进行详细规划。尽快编制水唇、新田等5个镇的总体规划。积极推进全县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扩大村庄规划编制覆盖面。

    加强城镇基础建设。坚持“突出县城,集聚发展”,加快县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县城河道水网、环境卫生等公共设施建设,实施和建成一批市政重点项目,扩大城市规模。上马建设河田粮所“三旧”改造项目,打通吉昌路,推进陆河大道向南面延伸段600米建设。抓好螺河3号地、美食街、螺河两旁的开发、建设,尽快动工建设电力调度中心、烟草配送中心等项目,加快岳溪生态公园广场、改河带状公园和城市防洪堤围的建设,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加快管道天然气规划建设步伐,完善县城污水处理厂管网建设,上马建设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填埋场。进一步完善垃圾中转站、公共交通、供水等配套设施建设。

    加强城乡规范管理。完善健全城市综合管理制度,加强城市执法队伍建设,推进城镇管理重心下移,加大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及建筑景观整治力度,提高城镇管理水平和运转效率,确保城市整洁有序。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力度,加快建立“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县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长效机制,探索农村污水生化处理建设方式。

    六、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南溪洋灌区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完成北龙等15宗中小型灌区改造和水东河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启动新田河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实施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规划建设。围绕“四通五改六进村”目标,继续实施“百村百园”工程,加大生态小公园建设力度。启动“名镇”“名村”建设,推进省级“生态镇(村)”和国家“环境优美乡镇”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强村促稳定、强居促和谐“双强双促”活动。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深化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完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发证工作和农村综合改革试点镇的改革任务。深化集体林权制度、粮食流通体制和农村流通体制等方面改革,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加强和规范农村财务管理,积极推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加强村级财务审计监督,推进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

    强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扎实做好扶贫开发“双到” 工作,重点扶持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加大“一村一基地”扶持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力度,拓宽农户增收渠道,确保贫困村的面貌得到明显改观,实现贫困村90%以上的贫困户稳定脱贫目标。完成800户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任务,实现省提出“2年内完成贫困村住房改造”目标。

    七、着力推进财税金融工作

    加强财源建设。着力培育效益型财源,巩固壮大现有财源,挖掘培植后续财源,加大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力度,做好“工业财政”。积极争取上级转移支付和各类专项资金支持,缓解县级财政压力,做好“政策财政”。加快螺河三号地、陆河大道延伸段两边等土地储备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山坡地园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管理,做好“土地财政”。全力推进中心城商住小区、潮惠高速陆河段、河田粮所改造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做好“项目财政”。引导、扶持商品流通、服务行业等企业发展壮大,做好“商贸财政”。

    加强财税管理。坚持依法治税,强化税收征管,加强重点税源的动态管理,保证财政收入及时、足额、均衡入库。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压缩一般性支出,厉行节约,重点保证“三农”、社会事业、民生和重大项目支出。加强财政监督检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抓好乡镇财政建设,提高乡镇财政管理水平。

    加强金融工作。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新农村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中小微企业发展等方面的信贷支持力度,努力增加信贷总量。加大对农村青年创业贷款的扶持力度。

    八、着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创新体制机制。围绕破难题、增活力、上水平,强化敢担当、善担当的责任意识,突破传统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征地拆迁、用地报批、交通、融资等瓶颈问题,清除体制机制上的障碍,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着力解决阻碍科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特别要在乡镇债务管理、资产处置、财务管理等方面破题,实现规范化管理。

    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大力度抓好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合理发挥土地资源效益。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做大财政蛋糕。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切实提高劳动要素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探索创新保障房的规划建设机制、投入机制和分配管理制度,建立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

    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社会管理体制、事业单位分类、行政执法体制和综合政府服务体制改革,推进政府体制机制和管理方式创新。推进公务员分类管理,建立健全机构编制管理制度,按规范清理空编、混编,做到人编一致。深化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其它社会事业改革。

    九、着力推进社会建设和管理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继续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加大布局调整和规范化学校建设工作力度,继续完善教育园区建设,上马建设职业技术学校,巩固和提高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积极发展幼儿教育和终身教育。推进名师、优师工程,不断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支持发展民办教育和职业教育,筹建华南建筑装饰工程学院,打造陆河特色教育品牌,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全力推进教育强县进程。

    大力发展文体卫生事业。以增强公民文明素质和文化软实力为目标,着力推进文化强县建设。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构建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尽快上马体育馆、图书馆等“四馆”和“数字影院”建设。继续实施农民健身工程建设,广泛开展经常性的文体活动。完善“一中心、多支点、全覆盖”的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及部分镇卫生院工程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各项服务设施。加大技术人才的引进、培养力度,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不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重点抓好农民、城镇居民参加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加大社会保险基金征管力度。逐步提高低保标准,全面提高五保老人供养标准,推进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建设。落实促进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培训,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工作,确保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就业任务。全面完成已开工的2011年度460套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切实抓好今年150套保障性住房建设,确保按时完成任务。

    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平安体系建设。积极实施“六五”普法规划,提高全民法律意识。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落实维稳工作责任制,依法处置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群体事件。积极开展“三打两建”工作,抓好打黑除恶、禁毒等专项行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障市场供应和物价基本稳定,加强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健全完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加大重点领域的专项整治力度,严防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健全防灾减灾工作机制,增强防范和应对各类自然灾害的综合能力。进一步健全应急体系,提高应急保障能力。

    强化计生殡改工作。全面加强人口计生工作,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继续推进“两无”创建活动,进一步落实层级动态管理责任制,促进人口计生升类创优。全面清理“三道两区”及县通镇公路两旁的占地毁林乱造坟墓,加快县殡仪馆和公墓山建设步伐,完善镇级公墓山配套设施建设。

    大力加强其它事业发展。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全力抓好县儿童福利院建设,进一步完善镇级敬老院管理,扩大供养人数。加强国防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做好“双拥”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加快推进统计信息共享进程,提高统计工作质量、效率和水平。抓好《陆河县志》的出版工作。促进审计、法制、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台务、港澳、科技、档案、防震、人防、广播电视、残疾人等工作全面发展。

    十、着力推进政府自身建设

    建设法治型政府。全面落实依法治县基本方略,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认真落实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办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坚持向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和向县政协通报情况,密切同各人民团体的联系,自觉接受监督。

    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创新和改进公共服务方式,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和规范行政许可程序。扩大公共服务受益面,更好地为基层、企业和群众服务。深化机关效能建设,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坚持跟踪督查,公正考评,严格奖惩,全面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建设廉洁型政府。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强化廉政责任制建设。创新形式,推进政务公开。强化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坚决惩治腐败。加强教育培训和管理,努力建设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清正廉洁、作风优良的公务员队伍。

    各位代表,陆河的发展任重道远,人民的期待催人奋进,我们的任务光荣而艰巨。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上级党政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依靠全县人民,振奋精神,同心同德,奋发赶超,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为早日建成“绿色崛起新陆河”而努力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陆河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